第79章 运筹帷幄北京大建 蹑足潜踪石窝微访3
皇上既已自罪,原吉又有什么话说,迁都本就是件靡费巨资的大事,朝堂之上已专事议过,皇上此为,至少算是开源吧,他说:“陛下过谦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上珍禽,地下宝藏,哪一件不是皇上的,如何使用,自然皇上说了算,皇上自责,臣就无地自容了。”
“罢、罢,不谈这些,还说建设。
郊祀是国家的大事,也是皇家的盛典,故京城之南、郊外之地,还有两个场所要一并考虑。
朕说,蒯祥出图。
丽正门的正南偏东一些,也就是中线的东侧要修建天地坛,朕每年正月、四月、冬至要驾临三次,为子孙示范,祭祀天地之神,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圜丘、祈谷的建筑中一定要体现出天象和地象。
在丽正门的正南偏西一些,也就是中线的西侧,对应着,要修建一座山川坛,朕每年春要躬率群臣一至,举行藉田典礼,祭祀先农、大地、山川、太岁诸神,以不忘先人尝百草、辟农耕,开万代立国之本。”
“皇上圣明。”
这一次,从夏原吉以下,全都跪下。
永乐叫大家起来,又问蒯祥:“何时能给朕出图?”
“有南京的图样,微臣全力以赴,一个月之内一定让陛下尽揽两坛风貌。”
大船在太液池中兜了一大圈,永乐指指点点,不时议论着,兴趣盎然,全无倦意。
正午的日头洒满天际,天地间一片灿烂。
众人下船后,却见一只孤鸟落在船舷上,不安地鸣叫着、躁动着,夏原吉、杨荣不约而同地回头看了一眼,一下子就想到了南京的皇太子,心中竟生出了无限怅惘。
北京是个四季分明的地方,盛夏一过,金秋就送来了清凉的爽气,不冷不热,正是出门的好日子。
胡濙装扮成商人,只带了宋塔、李麟、张萧三人出了北京城往西南而来,只半天工夫就穿过宛平、良乡进了房山境内。
畿辅一带的秋庄稼早已割尽,农户们正忙着犁田种麦,一望无际的原野上,人头攒动,生机勃勃,满鼻里都是泥土的芳香,倒也有些兴致。
那次大朝后,皇上单独把胡濙留下,足足交代了半个多时辰,大致有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带二、三人继续寻访天下,此次重在南京和江浙,最好是每一个镇子都走一走。
第二,以钦差的名义虽直来直往,毫无羁绊,但树大招风,风起时,连小鸟也知蜷缩羽毛躲藏起来,故要换一个身份,最好是士、商或游医。
第三,在南京要多停留一段,先悄悄观察,再参与上朝下朝,到礼部走走,六科敢留奏折,必是有人授意,你心里清楚是谁,要仔细看他是何居心。
第四,古人有云,灯下黑。
郑和虽屡下西洋,到过不少地方,但始终没有建文踪迹。
然传言讻讻,或许就在畿辅,要如篦头一样,一镇镇地走,他若在,不会没有个蛛丝马迹的。
说过正事,永乐想起了胡濙的家事,略有歉意道:“卿遇母丧,本该在灵前尽孝,然忠孝不能两全,相比于国事,卿的家事只能算小事了。
这样,明日卿就离京回乡,朕许你两月之内,处置好慈母丧仪,莫再提守制三年之事,为皇帝夺情,为国家夺情,两月期满,仍回北京,由北京走起。
你家在常州武进,属畿辅之地,理丧期间也不能忘了国事。”
就这样,胡濙回乡理毕丧事,再回北京复命,在北京准备了几日,便以一个商人的身份出京了。
一路出京,胡濙胡思乱想。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