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又逛高流墟


    那李四喜如何去王二狗家过年,又如何相亲,先按下不表。
    绿水书院的队员们可以放假,但李奇作为绿水书院的总负责人,可不能放假,相反,这时候他是最忙的。
    李奇全天就在查看各团的应急值班人员的情况,是否在认真值班,现在值班部队都已进入了三级应急状态,只要有情况,是随时可以出动的。
    晚上很晚才回到县城的书院这里,三叔早已让人准备了一桌好菜,忙碌了一年,也该放松一下。
    饭桌上,李奇却没吃几口,就又谈起了公事。
    “三叔,我想再去一去高流墟。”
    李奇说道。
    高流墟那里现在早已是绿水书院的地盘了。
    “你想去视察钢厂?”
    张汉问道。
    他猜想李奇是想去视察钢厂,那里如何重视都不过分。
    那里是绿水书院战斗力的有力保证,也是金钱的来源,那里产出的高质量钢铁,就不愁卖。
    “不是,那里还有一些东西,上次没时间去找,时机也不对。
    这次去碰碰运气,也许能让财务更加自由。”
    李奇说道,这东西李奇也只是靠猜,不敢肯定。
    “什么东西啊?比这钢和盐还值钱?”
    张汉想汪明白。
    所有能暴富的方式,都写在大明律上。
    张汉第一次听这句话是从李奇的嘴里听到的。
    现在证明是对的,绿水书院的银子,就是主要靠这两份收。
    在这个铁盐官营的时代,什么最暴利?钢铁与盐。
    特别是高质量的钢铁,几乎与银子等价,甚至更高,上次把几船高质量的钢运去广州,不就换回了几船银子吗。
    绿水书院高质量的钢铁,是高科技产品,不是随便能炼出来的,现在那些高炉还在扩建,等建好了才能扩大产能。
    张汉对李奇提议搞出来的那小高炉炼钢还是念念不忘,这也太有才了,为什么自己就没想到呢,不是挺简单的吗。
    张汉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些技术是李奇从旧书摊里找来的,那是在华夏大地上经过四万万同胞见证过的奇迹。
    那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李奇不过是把这些技术移到这个时空,再完善一些细节,也就是温度如何提高,如何减少杂质,还是靠这个时代的专业人士去完善。
    专业的人士就是这个时代各种炼钢师傅打铁匠之类的,也就是曾用青带领的团队。
    李奇脑补了一下后世的地理记忆,对张汉说道:“明天我想和你一起去逛一逛高流墟,听说冼夫人曾在那打造过兵器,也不知还有留下遗迹没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