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四面楚歌


    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
    景章帝已经查到,西北六郡失守,是大梁人所为。
    三十万李家军形同虚设,包括紫阳郡在内的六郡,可以说是他们拱手让给了大梁。
    而三十万李家军之所以这么没用,是因为出了卖国的叛徒,那人与大梁人里外勾结。
    有人在大军中宣扬,皇帝设计杀了国公爷带回盛京,救驾的五千精锐。
    皇家因为忌惮镇国公功高震主,所以要削其羽翼。
    于是三十万李家军便成了一盘散沙。
    只是那个叛徒还没找到。
    景章帝勃然大怒,当即派刑部的人赶赴西北,定要查出那个卖国贼。
    然而,更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他的面前,能抽得出的兵力极其有限。
    如今整个北晋,能用的兵只有西北军机大营的二十万,外加各州郡驻扎的地方军三万。
    若再加上原先的三十万李家军。
    全国共有一百一十万大军。
    但地方州郡的兵没那么好抽调出来。
    西北军机大营还要守卫皇城安全。
    李家军更不可信。
    一时半会儿,泱泱大国的北晋,竟抽不出一支像样的军队抵抗大梁。
    那人又道:“景章帝命兵部尚书文嵩,以及礼部尚书沈文杰,带着圣旨去了西北。”
    “又将虎符给了席瑞林,让他跟着一道去西北,统帅三十万李家军。”
    一个西北,去了三位二品大员,众人讥讽一笑。
    李双晚冷笑,这么些年,三十万将士的军饷朝廷拖欠着。
    若非父亲和母亲的贴补,他们连饭都吃不饱,真当以为一道虎符就能让他们全力效忠了?
    若没有杀那五千精锐也许还有可能,只可惜,景章帝的自以为是,和疑心将他们的忠心彻底击碎。
    打探消息的那人又道:“景章帝从西北军机大营里抽出五万大军,再从各地的驻地军抽兵五万,共十万兵马。”
    “任京州都指挥使虞集为远征将军,赴楚州,与通州咱们的四十万大梁军对峙。”
    “从西北军机大营里抽出来的五万人,今天一早已经出。
    地方的各自出,让他们务必在十天内赶到楚州。”
    几人不免失笑,十万乌合之众,难不成还妄想可以对抗大梁的四十万大军?
    就算再加上楚州原有的三万,也不过十三万人马而已,甚至连大梁人马的一半都不到。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