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汉家旗帜遍两海(第3页)


    如今可不是我们要去打奥斯曼军队,而是西亚美尼亚人期待着我们去救命,这火药铅弹我们出就算了,难道军粮还要我们出吗?
    而且,里海南岸平原还有四五十万德莱木人,他们都是大王的子民,怎么也该出几万民夫承担转运的任务吧。”
    “哎呀,桂将军说得对,是这个理!”
    莫洲杊立刻就反应过来了,“请将军稍作休息,我这就派人去西安给太子殿下送信。”
    不过桂涵刚下去,莫洲杊立刻就把跟着一起到了第比利斯的林则徐给找了过来。
    不相信一人一面之词,这是作为一个英明君主的基本条件。
    “殿下可知,您的辽藩与夏藩和鲁藩,有何区别?”
    林则徐得到召见后,反而开始反问莫洲杊。
    那得意的小模样,你要给他来身羽扇纶巾,那就真是诸葛孔明在世了。
    “元抚是说,我辽藩不似夏藩在国境之内所以要爱惜民力,与百姓休息,也不似鲁藩实际上起自泰西颇为孤悬,是以没有多少依靠?”
    莫洲杊也真是聪明,一下就直接把答案给说了出来,这让十八岁意气风的林文忠公收起了几分笑傲王侯的姿态。
    “殿下英明,您的辽藩就是这样。”
    林则徐夸奖了一句,随后接着说道:“辽藩实际上就是陛下放在这西方地界,一国跨两海,一藩镇西方的帝国前哨堡垒。
    有了辽藩,我们大虞,我们中华,才有控制西人的桥头堡。
    这个任务本来是让鲁藩来承担的,不过鲁藩终究掺杂了太多西人血脉,鲁世子这样的侄子更不可能有亲儿子可靠,对太子殿下来说也一样,堂弟怎么也不会有亲弟弟可靠。
    而辽藩本身疆域多高山峡谷,实际上粮食产出能力与云贵、缅北仿佛,上限也就是个山西,是以单靠辽藩之力,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所以帝国必须要大力支援,您能得到里海南岸平原这块富庶之地,也正是因为如此。
    同时,由于辽藩远在万里之外,从南京应天府到来这里,光是路上就要走半年以上,注定不会有多少汉人愿意来此地。
    甚至就是安西的河中和北庭,汉人数量也一直会是困扰的难题,那么如何利用本地人,就是非常重要的事。
    都指挥使桂大人是正确的,下官认为,大王要坐稳辽藩,就必须要善于利用,充分统合本地民力,这次奥斯曼帝国来袭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我明白了。”
    莫洲杊若有所思的点头说道:“所以只要我的要求是正当的,父皇和皇兄就绝对会支持我。
    同样,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也需要充分利用辽藩下面的民力来增强实力,让自己拥有能独立应对小规模事件的能力。”
    “而且大王还要注意到,辽藩的土著在您到来之前,他们从未感受过一个强大帝国的好处,也没当过一天大国国民。
    这里是四战之地,历来百姓就在波斯人、奥斯曼人、罗斯人和被咱们灭掉的河中突厥族裔的威胁下朝秦暮楚,种群与宗教矛盾特别突出。
    此便是所谓的小国之民,他们敏感、脆弱又容易被征服,同时也容易被外人引诱,不如我中华大国之民这样自信,这样情绪稳定。
    是以,下官认为,对这样的百姓,应该只施以小恩小惠,且随时要注意他们的动向。”
    莫洲杊听完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元抚口中所言,高加索人似乎就是一群失祜幼兽。”
    不过笑着笑着,莫洲杊的脸色就凝重了起来,虽然林则徐说的有些难听,或者叫有些民族主义,但整体是对的。
    高加索这些土著,历来就生活在被强国不断挤压的环境中,而越是这样的情况,统治者乃至人民就越短视。
    因为他们抓不住什么长远的东西,不做到有点好处就马上吃下肚,时间一长,这些好处往往就会不属于他们。
    而这种短视带来的最大表现,就是有奶便是娘,畏威而不怀德。
    这种民族,你对他好,他是不太会感恩的,因为他会觉得这是他自己等到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属于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机会。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