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扶持谁为太孙(第2页)


    朱重八毫不犹豫地回绝了户部尚书的请求。
    “户部尽管辛苦一些,但此次战役决不容许任何人拖延推诿!
    若有谁胆敢拖后腿,必定难逃严惩!”
    话毕,语调稍缓,他继续说道:“可先将一部分送往西南的物资暂时挪用一下。
    鉴于西南局势已趋平定,当下仅存善后工作而已,临时调配影响不会太过严重。
    另外再命人赶制一批宝钞弥补……”
    当看到皇帝态度如此坚定,并作出某些退让而未将部门逼至绝境时,早已鬓稀疏的户部尚书王钝也只能勉强答应下来。
    表示定不负使命。
    伸手轻抚耳畔垂下的一缕头,王钝心中沉甸甸的,只觉这场征战之后,原本就所剩无几的丝恐怕又要大打折扣……
    朝会结束,与会者个个都如负重荷。
    特别是那些曾在朱标身上寄予厚望、投入心血的文臣们,简直痛苦至极!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何在刹那间便会生这般剧烈变化!
    至于这父子俩忽然大雷霆,决意以雷霆手段扫荡女真三部的具体原因,各方猜测纷纭。
    但没有一个解释令人完全信服。
    不少敏感之人已然察觉些许异样之处——似乎有大事在他们未知间悄然酝酿…
    “这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咱们大明还有什么被我们蒙在鼓里的内情吗?”
    “也许……只是单纯的巧合?偶然生的小事件罢。”
    某人口吻略显犹豫,“我觉得不像是单纯巧合,一定有些事情我们尚未知情。
    这样的情况很令人不安…”
    有人试图宽慰道,“不用过度忧虑,不管如何太子终归不会演变力当今天子这般人物。”
    另有一人叹道,“真的不会么?你看看今日太子表现。
    唉!
    原先以为只要度过洪武一朝,我辈艰辛日子就算熬到头了。
    现在瞧来,日后待太子登基,怕也是艰难困苦不断啊!
    年纪大了些才开始接受儒学教育,加之年少即历经战火洗礼,更有圣上身教熏陶在前,欲使其全心归顺我们阵营恐非易事。”
    “那么,看来我们需集中主要精力于下一代身上。
    但尚不知晓,到底该扶持谁为太孙。”
    一人答曰,“我猜大概允炆机会最大,虽是庶出,如今太子妃却是他娘。”
    “不论最终是谁接替皇位。
    今后皇室子孙上课之时,我们都应严格施教,倾尽全力将其思想引入我儒家正宗。
    这样一来无论谁继帝位都无所谓。
    毕竟,国家理政之权终究还需由我们这些饱读诗书之人为佳…”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