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8小说网 www.18xs.cc,迪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文字作为一个民族记录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文明的符号,其本身就有一个产生、发展、统一、整合和完善的过程。

    一、文字历史

    在汉民族的创世纪神话传说中,大约公元前10000~8000年左右,华夏部族伏羲和女娲的传说,开启了中华民族在黄土高原和黄河流域部落文明的历史,而此时的伏羲创造发明和画字与女娲造人补天治水的传说事迹表明,部落文明已经十分发达,而且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社会结构已经出现分化,父权母权处于同等重要时期——正是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也就在这个时期,伏羲创造了汉民族的第一种文字:卦画。应当说此时也应有其它的一些文字被创造,由于记录工具和载体的原因,这些文字消亡了。然而卦画,不仅具有象征意义,重要的是它是最简易的数学符号。阴爻、阳爻构成的二进制数学思维,对于原始部落文明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再由二进制演化成8进制,以及直到公元1949年前一直在用的16进制,这是中华文明独立发展,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卦画简单易记,所以在伏羲以后的6万年演化过程中,一直得以流传并散布中华大地各个角落的华夏部族。

    直到公元前5000~4000年左右,姜姓部族炎帝和姬姓部族黄帝本是兄弟,结成部落联盟,经过多年征战讨伐,逐步统一了中原部族,黄帝成为天下部族首领。通过历史传说,我们可以知道,黄帝统一各个部族,统一了语言和文字。“仓颉作书”的记载就说明那时的文字语言系统已经相当完善。从一万年前的的鱼镖骨面和骨矛形器上刻的文字到六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的文字,以及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有的文字或符号与商周甲骨文对照,可以一一对应释读者,如一、=、x、|、||、+、个、十、i、e、丰(分别释为:一、二、五、十、廿、七、矛、草、示、阜、玉)等文字符号。由此说明汉民族文化语言文字一直就是持续继承和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也正是这种统一,黄帝被赋予了民族所有文化素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直到公元前2700年夏朝建立奴隶制国家,虽然没留下文字记载,但近500年的历史,传说中的连山易和世本。作篇“伐狄作酒”的记载,河南南偃师二里头出土了夏晚期铜器纲格纹鼎,夏朝已采用了干支纪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夏朝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已经空前繁荣。

    公元前1600年商王朝建立。商朝时期的“龙骨”——龟甲兽骨目前已发现有大约15万片,约5000多个单字,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从甲骨文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由于甲骨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我们可以推断甲骨字的发生一定远在夏末商初,应该是商民族兴起后,灭了夏朝后才空前发展起来的,这种文字一直使用到西周秦汉时期。

    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都属于同一种字体演变,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又称为大篆,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命李斯化繁为简形成小篆,后程邈改革,变曲为直,圆转为方折,整理后更加抽象形成隶书字体。名为隶书“即是附隶属于小篆的意思”因而小篆、隶书两种字体同时通用。

    汉帝国统一后,继续使用隶书。“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继续在隶书的基础上,取楷树枝干之直而不屈之形,形成楷体。

    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字至于秦汉时代就完全形成并完善确定下来。从隶书到今天使用的现代文字形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从文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文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文字本身的构造看,文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声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记号组成的文字体系。

    二、文字现状

    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到今天,使用的汉字为1965年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范汉字的标准。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印刷宋体字形总体上统一,局部仍有不一致的地方。

    这套字体结合楷书和行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