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8小说网 www.18xs.cc,新战国策——二战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十八回希特勒行巴巴罗萨斯大林临严酷考验

    正当斯大林对纳粹入侵半信半疑的时候,1941年6月日凌晨4时,希特勒以190个师、550万兵力、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万门各类火炮、19艘舰艇,从波罗的海至黑海的000多英里的苏联国境线上,同时发起突然袭击。

    希特勒背信弃义,对苏联不宣而战。德国海陆空军一齐出动,像一场狂风暴雨,遮天盖地而来。德国盟友和仆从意大利、芬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也一道加入这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最大战役,在苏联国土上展开了。

    征服苏联,独霸欧洲,夺取世界霸权是纳粹德国的既定国策,也是希特勒一生的梦想。早在195年,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就写道:当我们今天谈到欧洲新领土的时候,我们必须想到俄国和它周围的附庸国家。

    196年11月5日,德国和日本签订《**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也参加这一协定。顾名思义,这主要是为了反对社会主义的苏联。199年8月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这一条约并没有改变希特勒的初衷,条约签订后不久,他便在一次会议上说:“现在俄国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已同俄国缔结了条约。但是条约只是在对我们有用的时候才有遵守的必要。一旦我们在西方腾出手来,我们就可以对俄国作战。”

    芬兰在苏芬战争后,对苏联怀有敌对情绪,德国乘机将其纳入侵苏战争行列。芬兰倒向德国后,苏联西北部波罗的海出海口随时有封闭的危险。罗马尼亚自失去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后,对苏联极为不满。希特勒需要罗马尼亚的石油,便积极支持反苏的安东尼斯库上台,在罗马尼亚建立了亲德的军事独裁制度。

    1940年10月,德军进驻罗马尼亚后,苏联的黑海出海口受到威胁。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相继加入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大大加强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力量。

    1940年西欧战事结束后,德国武装力量在人数、技术装备和作战经验等方面,均已超过任何一个西欧国家。因此,希特勒认为进攻苏联的条件成熟了。8月初,希特勒在伯格霍夫举行的会议上公开表明了他的主要战略目标。他说:“如果俄国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被粉碎。那时,德国将成为欧洲和巴尔干的主人。”他设想最初将发动两个攻势:一个是在南方向基辅和第聂伯河进攻;第二个是在北方通过波罗的海国家,然后向莫斯科进攻。

    制订计划由陆军总参谋部、最高统帅部及经济和军备局负责。为此,对苏联的地形、兵力、物资储备、工业设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计划制定后,德军统帅部于1940年11月8日至1月日,在措森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战役演习,以检查作战计划的可行性。

    这次演习后,他们感到有许多困难,特别是空间和人力上的困难。苏联西部形若喇叭,突入越深,正面就越宽。除非在贝帕斯湖-明斯克-基辅一线以西将苏军主力歼灭,否则德军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扼守深入腹地时不断拉长的战线。

    但希特勒一意孤行,决定暂时搁置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集中力量先击败苏联,然后再解决英国的问题。1940年1月18日,希特勒发布第1号训令,将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定名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他之所以要用1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菲特烈.巴巴罗萨的名字,来为其反苏战争计划命名,无非是想给这次战争涂上“圣战”的色彩。

    “巴巴罗萨”计划总的战略目的是: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联。该计划的制定者企图以大量坦克部队、摩托化部队及航空部队进行“闪电”式突然袭击,分割围歼苏联西部红军主力,尔后向战略纵深发动进攻,攻占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顿巴斯,前出到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并于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

    为此,德军集中了181个师又0个旅,编成个集团军群和个独立行动的集团军,准备在个战略方向上实施进攻。

    北方集团军群,由莱布元帅指挥,辖第16、第18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群,共9个师,在第一航空队1070架飞机支援下,自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加里宁格勒)以东,向陶格夫匹尔斯、普斯科夫方向实施进攻,以便在有利条件下向列宁格勒推进。

    中央集团军群由博克元帅指挥,辖第4、第9集团军和坦克第和第集群,共50个师又两个旅,在第航空队1600架飞机支援下,自波兰华沙地区向布列斯特、明斯克方向突击,割裂苏军防御的战略正面,围歼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尔后向斯摩棱斯克方向进攻,直指莫斯科。

    南方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辖第6、第11、第17集团军,罗马尼亚第、第4集团军,坦克第1集群和匈牙利一个快速军,共57个师又1个旅,在第4航空队和罗马尼亚空军共100架飞机的支援下,自波兰的赫尔姆、热舒夫向科罗斯坚、基辅方向进攻,夺占基辅及其以南地域内的第聂伯河渡口,然后沿第聂伯河右岸向东南发起进攻,以便协同罗马尼亚境内进攻的军队,消灭右岸乌克兰的苏军,强渡第聂伯河,向顿巴斯发动进攻。

    德军的“挪威”集团军和芬兰的东南集团军,卡累利阿集团军,共1个师又个旅,在挪威和芬兰境内展开,由德军第5航空队和芬兰空军900余架飞机进行支援,夺取列宁格勒。

    “巴巴罗萨”计划原规定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后来由于英国参与巴尔干地区作战,使得巴尔干战役不可能在5月中旬结束,希特勒不得不将原定入侵日期推迟到6月日。这一改变也许是对德国致命的改变,苏联寒冷的冬天对于入侵者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面对德国日益明显的入侵准备,1941年6月1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鉴于战争迫在眉睫,曾要求下令边境军区部队进入战争准备,并根据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但斯大林对战争的突发性、急迫性估计不足,唯恐敌人借故挑衅,没有立即下达命令。

    苏军直到6月1日深夜,当大量情报和事实业已确证德军将于翌日凌晨发动进攻时,斯大林才同意,下令各边境军区所有部队立即进入战争准备,隐蔽占领国境筑垒地区。但已为时太晚,苏军大部分部队还未接到命令,德军的炮火准备就已经开始了。

    日凌晨4时0分,纳粹德国未经宣战,就以突袭方式向苏联展开全线进攻。5时0分,当大批德军已进入苏联国境后,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才向苏联外交部递交了一份照会。其中当然是充满了谎言和捏造。接着,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和芬兰追随纳粹德国,也相继发出照会,对苏宣战。

    就这样,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000多公里战线上,德军向苏联发起了全面进攻。希特勒妄图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闪电战”,在六个星期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垮苏联,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争。

    法西斯军队首先以大量航空兵对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军事基地以及正在向国境线开赴的军队进行猛烈轰炸。并在苏军防御纵深地区内空降伞兵,夺占要地。同时以数千门大炮对苏军的边防哨所、防御工事、通讯枢纽和部队集结地域实施猛烈轰炸,然后以优势的坦克和摩托化兵团为先导,从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宽约1500公里的地面上,发起全线进攻。

    苏联西部的66个机场遭到猛烈轰炸。苏军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1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飞迎战,即被毁于机场。许多重要城市、通讯设施、交通枢纽和海空军基地,在德国航空兵和特务分子的袭击下,遭受严重破坏。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上陷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