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8小说网 www.18xs.cc,新战国策——二战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十四回荷比两国同时陷落

    英法双雄敦克撤退

    夹在英法与德国之间的中欧小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特别害怕招致希特勒的惩罚。一有机会就郑重声明,“本国置身于战争之外的坚定决心”,幻想通过严守“中立”来消灾避难。因此,在开战之前,它们一直顽固地拒绝与英法进行任何有关联合防御的商谈。

    荷兰的主要城市、工业中心和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马斯河、伐尔河与莱茵河条大河之间。荷兰军队有5万人,编为8个步兵师、1个轻装师和一个特别师,部队总体装备较差,缺少训练。早在199年以前,荷兰便做出决定:一旦遭到德国的入侵,就放弃东部、南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国土,退守盖尔德与乌德勒两省交界的格莱伯一线阻击敌人,然后退到老荷兰-“荷兰要塞”去。用传统的放水泛滥的办法,阻挡德军的进攻。

    1940年5月10日,德国不宣而战,发动进攻之前,荷兰已经通过驻柏林武官,获得了德军即将入侵的消息。估计到德军可能空投伞兵,便提前在机场和公路上设置了障碍物。然而,荷兰的防御准备远远不足。德军伞兵虽然未能一举占领荷兰王宫,但却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海牙近郊的个机场,并在鹿特丹、穆尔杰依克、多尔雷德赫特等地,成功地构筑了工事。

    马斯河上的两座桥梁也轻易易手,落入身穿荷兰军装的德国伞兵手中。滑翔机、运输机和降落在伐尔河上的水上飞机,不断运来德军增援部队。大兵压境之际,荷兰军队一触即溃,仓皇放弃江河障碍,退往“荷兰要塞”。

    5月1日,德国第18集团军的装甲师开始向“荷兰要塞”发起进攻。当日,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授权荷军司令,在适当的时机宣布投降。然后便携同大臣们登上一艘英国驱逐舰,去了英国。

    5月14日,德军要求鹿特丹投降,荷兰军队拒绝了德军的最后通牒。随后,鹿特丹遭到德军轰炸,风助火势,整个城市中心陷入一片火海,5000多栋房屋被毁,上千人死亡。

    尽管荷兰政府大声呼救,然而,战前盟军方面没有预案,突然间受到德军的猛烈攻击,英法联军的援军一时难以赶到,至5月15日上午,荷军指挥部下令停止抵抗。

    比利时的情况也很危急。5月10日,德军进攻前夕,比利时军队有65万人,编有18个步兵师,其中6个正规师,另有个摩托化骑兵师、1个重炮师、个阿登山区猎兵师和个战斗机团,186架飞机。但没有坦克和防空设备。

    自190年起,比利时已经做好打算,一遇战事便撤退到安特卫普至那慕尔一线。因为这里是最短的防御线,可以保卫“国家堡垒”。比利时人称这条防线为“KW线”,名字取自防线两端的两个村庄克林斯霍特和瓦福。

    5月10日,比利时投入1个师扼守阿尔贝运河,6个师保卫“KW线”。阿尔贝运河宽60米,两岸陡峭,是一道天然外围防线,可以掩护整个比利时国土。如果阿尔贝运河防线突破,比军将全部撤到“KW线”和“国家堡垒”中去。

    在比利时防御计划中,另外分出1个骑兵师和1个轻步兵师组成“K分遣队”,负责炸毁阿登山区的道路和桥梁,然后撤回马斯河,进入“KW线”上的阵地。而阿登山区正是德军预定的主攻地段。

    5月10日,比利时的“K分遣队”执行了爆炸任务之后,不等法军赶来接管阵地,便匆忙撤退了。当法军开到这里时,发现他们前来增援的友军已经走掉了,士气受到很大影响。比利时军和法军不仅高估了阿登山脉的防御价值,友军之间缺乏有效合作,也为德军创造了轻松突破的便利条件。

    比利时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阿尔贝运河防线,也被德军空降兵轻松突破。阿尔贝运河上有座重要的桥梁,比军设置了严密的防御,预先埋设了地雷,桥梁附近还有一座高出运河10米的钢筋混凝土炮台。该炮台配备有4个装甲炮塔、4个暗炮塔、1个反坦克炮阵地和大量机枪巢,守军100人,炮台内储备了可供0个昼夜使用的粮食和弹药。

    5月10日拂晓,00名德国伞兵冷不防从天而降,居然将阿尔贝运河上的两座桥梁毫发无损地占领了。火力威猛的炮台也同时受到85名德军伞兵的突然袭击。原来,这些德军伞兵事先早已采用大小相同的模型演习过多次,无怪乎他们干得如此准确和迅速。事后,比军又被德军在战线后面投下的假伞兵所迷惑,既没有去收复桥梁,也没有去救援炮台。到5月11日清晨,阿尔贝运河上的桥梁和附近的炮台都落入德军手中。

    5月1日,按照预案,前方比军放弃马斯河沿岸阵地,冒着德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撤入“KW线”阵地。法国第7集团军的几个机械化师也匆忙赶到,进入了比军左侧阵地。英国远征军也占领了比军右侧的野战阵地。

    5月1日,盟军与德军在日昂布鲁打响。法军远道而来,在坦克方面又处于劣势,情报不灵,空军支援也不足,因此战斗打得十分吃力,但还是顽强地坚守了阵地。直到5月15日,德国仍被阻于卢万和日昂布鲁两地。

    然而,就在同一天下午,盟军接到了脱离战斗的命令。因为德军主攻部队,已经在色当隘口突破了法军防线,先头部队正向英吉利海岸方向扑去,在比利时作战的盟军有被德军从南面包围的危险。

    此时,法国总参谋部才如梦初醒,终于明白了德军的主攻方向并不是比利时,而是色当地区。于是急令进入比利时的盟军火速撤回法国。

    5月16日,当新上任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听到战局不利的消息,急忙赶到巴黎,询问甘末林将军:“你们的预备队呢?”

    甘末林将军回答说:“没有。”

    接着,甘末林将军狠狠攻击东北方面军司令乔治将军,认为后者应该为这一失职负责:“我万万了没有料到,一个防守500英里战线的总司令,手里竟然会没有一支主要突击部队!”

    在法国诺尔省有一座港口小镇敦刻尔克,濒临多佛尔海峡,是欧洲大陆去英国本土最短海路。公元4世纪初,敦刻尔克是滨依沙滩的渔村。7世纪传教士在此建起圣埃卢瓦教堂,渐成市镇。由于敦刻尔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历史上曾是西方列强争夺的一个主要地区,然而真正使这座濒海小镇著名于世的,却是正在进行的这场战役。

    5月15日,德军突破马斯河之后,法国政府惊恐万状,在被突破的地域,法军第9集团军向西溃退。古德里安指挥德军先头部队,不顾上峰要求等待步兵跟进的命令,继续快速向西推进,直赴英吉利海峡。

    5月16日,古德里安的部队抵达马尔和蒙科内,遭遇仓促编成的法国第4装甲师的阻击。该师师长是前一天才上任的夏尔.戴高乐上校。其实这个装甲师只有个坦克营,缺乏运输工具,步兵也没有跟上来,昨夜刚摸进阵地,有些坦克因为不明地形陷入泥沼。激战到傍晚时分,第4装甲师两侧受到威胁,被迫退出战斗,撤往拉昂以北集结点。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第1集团军,只能退守埃斯考河防线,那儿有9个英国师中的7个师层层把守。德军进入布鲁塞尔和康布雷,并且绕过圣康坦。5月18日,德国装甲师包围了亚眠。

    溃退中的法军第9集团军,在5月18日晚落入德军虎口,全军覆没,司令被俘。德军在圣康坦附近击溃了法军的几支掩护部队,再往西就没有盟军的主力部队。至此,德军越过阿登山脉、突破色当隘口、马斯河防线,一路向南、向西,进逼英吉利海峡,已将盟军在比利时的部队与法国南部的部队拦腰切断。

    德军装甲部队的矛头,威胁到英国远征军交通线。很明显,他们的目标不是巴黎,而是英吉利海峡各港口。此时,法国最高统帅部已丧失了决策能力,同时也缺乏后备力量,对迅速扩大的德军楔入阵地展开反攻。

    5月1日,德军快速部队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分割了英法联军的战略正面,并以荷兰、比利时两国作为空军和潜艇基地,封锁了加来海峡,阻止英军的增援。英法盟军近40万大军被包围在敦刻尔克地区。

    退守敦刻尔克的盟军三面受敌,一面濒海,处境极为危急。盟军最高统帅部为此召开紧急会议,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被围困的数十万盟军向南、向北向东,都不可能了,坚守防御阵地的结局也只能全军覆没,现在只有一条生路,就是迅速集结一切能调动的船只,开赴敦刻尔克港口一带,通过英吉利海峡,撤出陷入重围的将士们。

    被围盟军指挥官是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戈特勋爵,他第一次拨动向海岸撤退的心思,是在5月18日午夜。19日,戈特在高级军官会议上,开始规划退却事宜。初步计划把整个英国远征军组成一个方阵,全部向最近的法国港口敦刻尔克调动。

    戈特坚信法军将被打垮,而他的当务之急是,把数十万英国弟兄带回去,他们是英国唯一训练有素的部队,也是赢得最后胜利的本钱。在这方面,戈特甚至比英国战时内阁想得早。

    5月0日晨,英国内阁举行秘密会议,讨论远征军从大陆撤退计划。首相认为,作为预防措施,海军部必须收集大量小型船只,并使其作好出航进入法国海岸港口的准备。这是在对盟友法国人保密的情况下,英国着手准备的。

    当法国军队在索姆河一带浴血奋战,并准备在法国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