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8小说网 www.18xs.cc,爱也无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国际长途电话中,她对他说,要到上海来。

    他回答说,欢迎啊,真诚地欢迎你来上海。他回答得很热情,这是他们在洛杉矶时就说好了的。她如果来到上海,则由他负责接待,只因为上次去美国时,整个团里就他一个来自上海。

    她说,那我就真来了。

    他说,随时恭候。

    以往她也对他这么说过,可每次仅仅是说说而已。

    可这一次,看起来是真实的,她说她已预订了机票,经过十一小时的飞行,她到达上海的时间该是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的晚上九点钟。

    沾着这么多的九字,怎么这样巧?

    他猜测,这时间是不是她刻意安排的?近段时间来,不是都在讲世纪末的话题么。

    挂断电话以后,他才发现,他不知她来干什么?这全是因为她要来的消息令他觉得太兴奋了,多少时间里,他一直在盼她来。他记不得了,是在他访问洛杉矶时,还是在长途电话中,她说过,她对上海的建筑很感兴趣。她说,她从书上读到,上海这个东方大都会竟然有全世界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她极想来细细地看看。上次来,仅仅是路过,匆匆忙忙地到了一下外滩,而且在下雨,只呆了一会儿,风吹斜了雨丝,那飘飘柔柔的雨丝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网,顷刻功夫,雨就下大了,她没带雨具,只得离开了。她只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那些凝重浑沉的建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家问她,去过上海么?她往往说去过,回答的时候,她脑子里浮现出的,就是这么一幅画面。

    那太遗憾了!他随口说,上海的画面多了,岂止这么一幅。有极富大都会色彩的浦东陆家嘴中央绿地,也有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古镇。

    她用惊讶的语气道:真的么、真的么?那我一定要去。

    他估计,她就是为这来的,她不是在电台做节目嘛。

    不过,内心深处,他还是有点怀疑,她真是为了上海的建筑来的么?

    访问洛杉矶时,有半天的安排是购物。整个代表团十二个人,分成了五拨走,有的要去跳蚤市场,边看热闹边选购小东西,有的要去百货公司买服装,有的则提出要去专为中国出国人员开的商店选购,说那里的东西最适合短期出国人员购买了。在风行了两三年精华素之后,目前正风行深海鱼油。好几个团员都有亲戚朋友托买鱼油。还有两位被洛杉矶的亲戚接走了。惟独他,什么东西也不想买,只想随便看看。于是对方就安排她专门陪他。

    他们两个人就这样有了半天单独相处的时间。他们在商场里看了些什么,他记不得了;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他也记得不很分明了。但在分别了这么久之后,他还始终记得她在自己身边时的那一股特别的气息。是温馨么,是芬芳么,似乎都不是,又仿佛都有一点。每当想起她,或是接到她的长途,给她写信,他总觉得自己又感觉到了她身上那一股清朗的气息。对了,确是清朗的强

    烈地吸引他的气息。这会儿,他又感受到了她的那一股气息,好像她就在自己身旁一样。这真是很奇怪的事情。

    离开洛杉矶的时候,她来送他,他望着她,她很突然地说,我会到上海来找你。

    这话几乎每一个参加接待的人都说了,只不过他们全是在昨晚的告别宴上说的。并且还说,只要到了你们居住的城市,我们就会来找你们。喝酒的时候,来自内蒙古的那个团员成了最有可能被找的人。因为生活在美国的这些同行几乎个个都对内蒙古的一切充满了神往。他们一和他讲话,总要讲到茫茫无边的大草原,讲到对美国人多少有些神秘的蒙古包,讲到内蒙古民族的风情和粗犷豪放的民歌,还有马头琴和小调。没人说到了上海要找他,只因为他们差不多都去过上海,言下之意他们要玩,也要到别处去了。即使有些人说了会到上海,他们在上海也都有朋友。她当时没说话,没想到,到了真正上车去机场的时间,到了临别的这一刻,她会这么说。

    欢迎你来。

    无论是礼节还是客套,他都得这么说。没有人听得出他话里有什么热情,更没人听得出他这是出自肺腑的心里话,他怀着一颗真挚的心盼着她的到来。不知为什么,只要一想到她,他的心里就有一股异样的感觉,就觉得嗅着了来自她身上的气息。

    飞机从北京腾空而起的时候,她心中的忐忑不安愈加强烈了。还是在昨天,属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这架客机由洛杉矶起飞时,她有过这样的心情。遂而想到还要整整飞行十多个小时,与其总是悬着一颗心费神猜测,心神处于惶惶不宁之中,还不如安心地在航行中睡一觉为好。到了她这个年龄,脸庞上这儿那儿,多少起了点讨厌的细纹,她太知道良好的睡眠对舒展脸庞肌肤有多么重要了。

    飞机是准点到达北京国际机场的。按理说也该准点飞往上海。可是北京机场要mu584航班的空中小姐们通知所有旅客,将一切随身携带的物品带下飞机,就是空中小姐们也不例外,经过检查之后再登机。她觉得这有些小题大作,但她无所谓,她的两只旅行箱子都交付托运了,随身携带的就一只小包,上上下下并不费劲。相反她还觉得,这样体验一下也好,他不是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大环境、大氛围中嘛。

    想到身临其境地体验体验他曾经生活过的环境,她甚至于觉得挺有趣。没想到空中小姐们的意见不比旅客们的小,重新登机后她们宣布,航班拖延,全得怪机场海关,是他们多事儿。

    在座位上坐定后,她瞅了瞅表,

    误的时间并不长,只是把原先可能提前的时间扯平了。这么一来,倒正应了她原来的计划,晚上九点钟到达。这不正是她为了千年这一时代隘口刻意计算的时间嘛。在飞机有可能提前到达的时候,她盘算过,下了飞机以后,她有意识在领取行李时拖延一点时间,让她走出机场的时候,正卡在九点这一时间。现在她不需要故意拖延了。只要飞机没晚点就行。在机场接人等待时的那股滋味,她是尝过的。那年夏天,为接他和他所在的那个代表团,她在洛杉矶机场整整等了四个多小时。这四个小时后来成了他们相识的预兆。她曾抱怨地想过,什么重要的人物,要他们整整等待四个多小时,连吃饭都不敢离开得太久。而自从认识了他,她就觉得那一天的等待是值得的。至今她还记得,他随着一群人一同走出来的时候,她一眼就注意到了他。

    这是不是命运的安排?

    如果她的飞机也晚这么长时间,他会有耐心等待吗?

    他会来接她吗?

    明知这些问题是多余的,她知道他会来接自己。还是在前天晚上,她和他通过一个电话,明确告诉他,她要飞来了。挂断电话时她说,那么后天见。他连忙纠正她说,怎么是后天?对我来说是明天,是九号的晚上九点钟。可见他是记得非常清楚的,他一定会来接她的。

    但她还是有一种心无所属的感觉。就像是坐在飞机上,飞行是平稳的,坐在位置上是安全的,她仍觉得自己悬在半天云空之中一样。自从开始这次旅行,她的精神始终处于亢奋之中。她想平静下来也不行,想到很快就将见到他,她有一种莫名的激动。

    空中小姐在广播里通知,一个半小时以后,mu584航班将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机场的地面温度,摄氏三十三度。怎么会这样热,快赶上马来西亚的温度了!可中国明明属于温带啊。照理还可以合眼小睡片刻的,她却怎么也睡不着了,她强迫自己闭上眼睛休息,长途飞行毕竟是很累的。谁知合上眼之后神经更为敏感。她的眼前不断地晃现出他的脸庞。

    在北京下去了一大半旅客,宽大的机舱里比原先安静多了。她的身旁左右都没人坐了,机舱里倍添几分寂寞,不远处两位旅客在叽叽咕咕,说北京海关发现空中小姐从美国带回了很多深海鱼油,多的上百瓶,少的也有几十瓶。海关故意在卡空中小姐呢。

    广播里又在通知要给旅客们供应晚餐。机上客人少了,顷刻功夫食盘就送了上来,是道地的中国餐,香味十分诱人。她却一口也吃不下,飞机到达北京之前,已经供应过一餐。她怕夜里到得晚,把那一餐全吃下去了,这会儿怎么还吃得下啊?空中小姐来收食盘的时候,她把原封不动的食盘递还过去,那个一对杏眼的姑娘诧异地瞪大了眼睛。

    时间不多了,她离座去卫生间。她要化一下妆,尽管从洛杉矶飞往北京的十多个小时里,她睡了大半时间,自觉精神情态都还可以。但这毕竟是在飞机上,即使睡着了也是睡得不踏实的。如若脸部有什么不妥处,她还可以通过化妆掩饰过去的。她希望自己给他一个惊喜,一个焕然一新的感觉。她说不准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她不想马上告诉他这一次旅行孕育着更大的一个人生转折,在做出这一重大的改变时,她有一股强烈的恋爱中的感觉。如若不到上海来,她就直接远离熟悉了的洛杉矶都市生活,脱离现代化的尘世,她会感到缺憾的。只是不知道,他意识到了么?和他通电话时,他几次问,到上海想考察什么?想了解点什么?想玩些什么地方?他好有点准备,好为她安排。每次她都含糊其辞地搪塞过去了。真见了面,他一定又要问同样的话题。这个傻瓜!飞越整个太平洋,一万一千多公里,你说是为了什么?仅仅只为看个景致,玩个名胜,有这个必要吗?

    耳朵里有些胀,空中小姐在提醒大家,飞机在降落了,请系好安全带。

    哦,上海,上海要到了。多少次在梦中向往、憧憬的上海,很快就要扑到她眼前了。

    她顾不得系上安全带,凑到机舱边上,贪婪地往下望去。

    这是上海吗,她疑讶地瞪大了双眼。那耀眼的灯火和夏夜的星河交相辉映着。不,地上的灯火比夏夜的星河还要繁密还要灿烂炫目。怪不得有人回美国后告诉她,上海的灯火比东京的银座还要璀灿夺目、还要欣欣向荣,比洛杉矶的灯火还要生机勃勃、还要多姿多彩。她感到自己全身心在起着一种变化,她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她怎么觉得这一切竟然如此亲切,好像她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好像这儿就是久违了的故乡。她看得有些呆了,心中却比什么都明白,她是第一次从飞机上看到上海的夜景。上一次她们到达上海的时候,是白天,况且是飘洒着霏霏细雨的白天。从飞机上望下去,上海当时整个儿被笼罩在灰蒙蒙的雨雾中。而此时此刻,她之所以会有这种心情,全是因为他,他日日夜夜地生活在这个城市里。

    他驱车赶到虹桥机场的候机厅时,屏幕上显示的mu584航班,预计抵港时间是八点二十,比航班时刻表上提前了四十分钟。他欣慰地吁了一口气,幸好他早来了,要不,她走出来,没见他来接,她不知急成个什么样儿呢!直到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是那么急切地盼望着她的到来、盼望着和她的重逢。

    没想到他仅在候机厅的售书处逗留了十分钟,再次回头看屏幕时,抵港时间变了,变为九点了,也就是说准点了。那也没什么,耐心地等待半个小时罢。他找了一个座位,掏出离家时刚收到的一份生活周刊浏览着。

    报上登了些什么,他看过即忘。脑子里始终在忖度着,她要来了,安排完住处,他得问清楚,她此行的目的,如果她要离开上海去杭州或是南京,那么最好早点订下来,他也可早作安排。还有,她在上海究竟呆几天,他得干脆彻底地请准几天休假陪她。

    他始终记得,去年秋天她打算订票来时,在电话中对他说过的话:我一个女孩子,单身独个儿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城市,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我就认定你了,你可得多多费心,帮我的忙。

    当时他颇觉好玩,她怎么自称是女孩子呢?那年初夏他去过她的在洛杉矶甚为讲究的家,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还一起帮助烧“索米”汤给大家喝。她说两个孩子快上大学了,她怎么是女孩子呢?一起陪同去她家的友人说,她家所住的区域是洛杉矶数一数二的街区,她家周围的每一幢别墅小楼,都要卖到五十万美元以上。她容貌再显得年轻,实际年龄也该有三十七八岁了。

    她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在一大群人中间,她的形象都是出挑的。她的美让他觉得自然、质朴而又难忘。在接待过他们的好些美籍人士中,有几位女士都美得撩人,但都没给他留下印象。惟独她,说话很少的她,似乎总在用她那双眼睛,和他默默地交流着什么。

    现在她真的来了,不像往常只是说说而已,她从空中飞来,从遥远的大洋彼岸飞来。

    mu584航班是八点五十落地的,没托行李的旅客,九点钟时就陆陆续续地走出来了。他走到出口处远远地望进去,没费多大劲儿,他就在转盘旁的人堆里看到了她。她正在把箱子放上行李车,真不巧,在这当儿会遇到熟人,有人在热情地叫他,不但提醒他曾经听过他的课,还把刚刚接到的来自洛杉矶的一个商人介绍给他认识,等他好不容易摆脱了两人的寒暄,再一转脸,她已经推着行李走出来了。他大步迎上去想招呼,不料她戴着的一副眼镜使他望而却步了。记忆中她是不戴眼镜的,毕竟几年不见了,他别认错了人。他着慌地连忙把目光扫向后面涌出的人流,散乱的人流中大多数是男士,也有几位老太太,再没见年轻的女士了。他赶紧又追了出去,她正推着行李车走向道口,她推得很慢,神情也有些迟疑,他赶到她身后的时候,她干脆停了下来,先抬头望了一眼钟,他的目光追随着她望去,哈,真正是巧极了,墙上的时钟指着九点零九分。她摘下了眼镜,这下他看得清清楚楚,正是她!他大步走到她的跟前,她笑了,伸出一只手,喜悦地握住了他的手说:“在里面等行李时,我就在找你了。怎么没见你?”

    “我早看见你了。只因为你的这副眼镜,我不敢认你了。你原来不戴眼镜的。”

    “这是一个好时间,”她说着,像提醒他一般指了一下钟:“我们重新相会在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晚上的九点零九分。”

    他望着墙上的钟,不由惊喜道:“真太巧了!这有什么预兆吗?”

    “这预示着,我的这一趟世纪末旅行,必将是圆满如意的。”她若有所思地道“在新的世纪、新的千年开始的时候,我会有崭新的生活。”

    他重重地点头迎合着她:“但愿——”

    他们一起推着行李车走出去,他招来出租,她要搬行李,他抢着说:“你别动,我来,我来。你先上车坐着。”

    她从第一眼见到他时,心头就踏实下来。他主动推着行李车走出候机厅时,她真想依偎在他的怀里一起走出去。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他不是朋友,而是她的一位可以信赖的亲人。

    出租车往市中心驶去,他告诉她,已为她订好了市中心的客房。离静安寺很近。她会满意的。如果她晚来几天,延安高架路的中段通了,从机场到市中心,只要十多分钟就行了。

    这么快啊,她满意地笑了。一切的担忧、不安全都烟消云散了。她笑着告诉他,在洛杉矶飞往北京的航程快结束时,她和几位河南郑州的个体户老板聊天,从他们的嘴里,惊讶地听说他们原来是自费到美国去考察的。他们竟然这么富!中国真的变了,变得令她想象不到。

    他却心平气和地坐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直到她叽叽咕咕说了好一阵,他才轻描淡写地说:“这种事多了。”

    他挨着出租车的右侧车门坐着。她则坐在后座的中央,挨得他很近。她的左侧还空出足可以坐一个人的位置。即使这样,他仍察觉到来自她身上的那一股清朗的气息在强烈地诱惑着他。她转脸瞅着他说:“你看上去一点儿也没变,还是那么年轻。”

    他认真道:“怎么没变化,老了。”

    她清脆地笑出声来:“你也老么?”

    他侧过脸回看了她一眼:“你怎么戴了一副眼镜?”

    他已经是第二次说这话了。她说:“到了晚上,我视力差。为了要认出你,就戴上了眼镜。”

    和他说话,不论说什么,她都觉得愉快。什么原因她说不上来,她只相信这是缘。飞机降落前她还在犹豫,不知自己如此莽撞地闯了来,对还是不对。见了他,她就认定了,她是该来的。

    他开始给她讲那年他们离开洛杉矶以后,前往美国东部访问的一些情况。他说他喜欢尼亚加拉大瀑布,他对东部公路两侧的绿化由衷地称道,他对那次旅行表示满意。惟独遗憾的是,导游介绍得太一般了。若是有人能结合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作些介绍,那会更好的。

    她说你别看接待你们时一个个主人都热情洋溢的,但是那么多人谁都不愿意陪同你们作长途访问。他们都太忙了,忙着赚钱,忙着干自己的事,忙着在情感的漩涡里挣扎,自私自利,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情,这在美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可厚非。因此在洛杉矶时他们只能规定一人一天轮流陪同。她事前根本没想到会认识他,等到和他有了交往,她想陪着大家一齐去东部,已经来不及了。为此她甚感遗憾。她想他一定听得出她的抱歉之意和言外之声。她是真诚的,他们离开洛杉矶飞往纽约的那天早晨,她陡然产生了一股强烈的依恋情绪,她什么事儿都做不成。她明知留不住他们,日程是她参与制定的,她想陪同他们前往,这样至少可以和他多接触几天呀。但是,不仅仅是订不着票了,洛杉矶的人们也会感觉奇怪的。当初在讨论如何接待他们时,她不也和其他人一样推三推四嘛。就是现在想来,她也觉得惆怅。她把手轻轻地触碰了他一下,说:“那天早晨,我驾车到了旅馆前,远远地目送着你上车远去。”

    他转过脸来似信非信地望着她,她感觉到他目光灼灼地蕴含着那么多的内容,又补充了一句:“我看到你了,你挨窗坐着。”

    他默然无声地点了一下头。他还记得,离开洛杉矶的那天清晨,他是坐在挨窗的位置上。他的心里又是怦然一动。

    说话间宾馆到了,一路上几乎没堵车。手续办得很顺利,只因房间他事先预订好了。就是在缴付押金时出了点小麻烦,她只带了一百美元现金,而押金需付二百。她拿出信用卡来,一连递过去几个,都刷不出来。她只得拿出旅行支票先押着。他在一旁带点歉意地解释说,这幢宾馆刚经过大修,一些设备还没配齐全。服务员小姐跟着也向她表示歉意。她突觉得一阵温暖,明明是她准备不充分,带的现金太少,他却把过失都揽过去了。她来过一次中国,知道中国人爱付现金的情况。

    她住的是709房间,一间宽敞的客房。客房设施都抵得上美国四星级的水平了。

    合上门的那一瞬间,她陡地察觉到,在这间空荡荡的客房里,只剩下了他们俩。她有些惶恐,有些手忙脚乱,她预感到要发生些什么,她也期待着发生些什么,她又怕发生什么。她一样一样往外拿着自己准备的小小的礼品,给他儿子准备的是一只表,那种美国中学生最喜欢的时髦的运动表,给他太太准备的是一条围巾,给他的是一瓶酒,那是在机场的免税店临时买的,她不可能当着北野的面给他准备礼物。

    他接过礼物,嘴里在嘀咕着:“你不该带礼物的。”

    “那我该带什么?”她嗔怪地问。

    他留神到她严厉的语气,说:“只要你人来了,比什么都好。”

    “真的吗?”听了这话,她莞尔一笑,大睁双眼注视着他。他经常这样,突如其来地说出一些可爱的大实话。

    他回避着她的目光,她正要逼着他说,门上轻叩了两下,服务员小姐送进温热的毛巾,他一边擦脸一边对她说:“你先洗一下脸。坐定下来,我们谈一下安排。”

    她取过毛巾,走进卫生间,面对着硕大的镜子瞅了一眼。哦,莫非这是一面魔镜?她的脸上绯红绯红一片,容光焕发,特别是那对眼睛,神采飞扬地闪烁着灵光。真有这么美吗?她怀疑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她机械地拧开了龙头,洗了洗手。这当儿她全明白了,这是因为见了他,她神态上才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才会露出连她自己都难以置信的美。

    他真是一个傻瓜,为什么看不出这一点来。也难怪,他还叫她洗脸,化了妆的女士,能轻轻易易把脸一抹洗净么。

    她回到客房里,服务员小姐退出去了。他仍端坐在椅子上,端详着她送的礼品,她怕他像美国人一样当场拆开来看,那就没个完了。她摆着手说:“你别打开看,回家去看罢。”

    说着,她走到他旁边的圈手椅坐下。直到此时她才发现,不知何时,她已照着美国家里的习惯,把脚上的皮鞋蹬了。

    他说有一件事情得事先定下来,那就是她仅仅只在上海逗留,还是要到上海附近的地方去转一转。若要去转,她想转的是什么地方。

    她仰起脸来,眼角瞥了他捉摸不透的脸一下:“离开上海,你也去吗?”

    “我就不能去了,”他稍带歉意地说“不过没关系的。我可找个人陪你去

    的,你放心——”

    “那我就不去了。”她简短地截断了他的话,她想尽可能说得平静一些,可她的语气里还是露出了明显不悦的口吻“这次来,我主要就是想好好看一下上海。”

    他显然感觉到了她的不悦,连忙说:“对。主要是完成你预定的计划。这次来,你想看什么,除了搜集有关弄堂的资料,还想看什么建筑?尽可能满足你之后,我们再安排游玩。”

    这个木瓜!他果然一本正经地问起来了。她离开圈手椅,坐在他斜对面的床沿上,这样比隔着一张小圆桌离得他近一些。她两眼凝定地望着他说:“这次来,我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对,我就想知道这个。”

    “很偶然地,我见过一本摄影册,”她昂着头,眨巴着眼睛,回忆着说“叫什么正在消失的上海弄堂。既然在消失中,我就想看看,拍摄一些照片,留作纪念,同时,在电台做一档节目。”

    他顿时显得高兴起来:“那太好了,也很方便。还有呢?”

    “还有嘛,就是想看一下开发区。”她慢吞吞地说着,一点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一下子显得这么高兴。真恼人,她怎么也想不起开发区的名称来了。去年秋天,洛杉矶有一对写武侠小说的夫妇来上海,回去后和她通电话,说他陪着他们逛了开发区,看得真过瘾。她当时就产生了一股强烈的也想过过瘾的欲望。而且,那对夫妇特意说明,今天的上海人,最愿意客人们去开发区,因为那儿有大桥、有电视塔,有他们的自豪。莫非他就是为这高兴?

    “看浦东新区,”他说“是么?”

    “对对对,”她连忙申明“我在报上看到的,既然是新区,必然和老区的弄堂不一样。”

    他在一张纸上重重地写下几个字说:“这也容易。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罢。”

    他当真不明白。她忿忿地瞪着他,从见面到现在,她始终只顾盯着他的脸看,直到这时候,她才发现,他穿着一件深色t恤,头发随意地蓬松着。走在马路上,他会是一个最不起眼的中年人。他的身上有什么东西打动她,并且磁石般强烈地吸引着她?她不用思忖就能解答,正是他这副不修边幅的模样,令她神往。几年前她随团正式来访时,二十一天时间里走马观花地走了十五个大中城市,每到一处都受到热情接待、盛情款待,沉浸在一场又一场座谈会、报告会、交流、宴请之中。在那些个场合出现的所有男士,无一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有的略显拘谨,有的潇洒自如。特别是上了宴席,他们在喝过一点葡萄酒甚至啤酒以后,无不红光满面,谈锋甚健。不少人还会当众放歌一曲,凭良心说,唱得还真是很不错的。气氛热烈时,他们还会主动邀请女士跳舞,一切都那么彬彬有礼,一切都给人一种程式化的感觉,连座谈时也不例外,他们的发言,时常给人感到是在致外交辞令般周到,让她感到,中国人在场面上都是这么一种形象。惟独他,那年在洛杉矶访问,今天在这里重逢,都是穿得挺一般的,和她在马路上看到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她相信,这才是普通中国人的本色。

    一不说话,屋里静得出奇。她瞅着他那副傻样,认定他的头脑准是因为一天的忙碌而变迟钝了。她决定要告诉他,于是放缓了语速,轻声地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第二个目的,就是想来看看你。”

    屋里的空气几乎凝固了。

    她觉得脸颊上一阵阵微红微烫。这话从她嘴里吐出来,无疑是在向他明确地表白。表白她的思念,表白她的心愿,表白她对他的倾慕,表白萌动于她心中多时的爱。在多少个黄昏和清晨,在多少个面对花园泳池的冥思沉吟中,她憧憬过这一时刻、想象过这一时刻。她太明白了,当她说出这话以后,会发生些什么。若是在美国,男士听到

    这话,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过来多情地吻她、拥抱她。即使是在她度过青春时代的日本,在她度过少女时代的台湾,那些男人也会欣喜若狂地扑过来。这两个地方的文化和中国大陆是很接近的呀。尤其是台湾,同宗同族,一脉相承,说得是一样的普通话,很多风情俚俗都是一样的。

    可是他,坐在那里,为什么一动也不动呢?

    她大着胆子瞅了他一眼,她以为他是聋子!

    “谢谢!”他温文尔雅地说话了,一点也不傻。他那副神情,比那些欧洲外长在国际谈判中的风度还令她神往。

    这会儿她反觉得狼狈了,她怔了一下,连忙补充一句说:“想通过你,了解一下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那就简单了。”他说着一扶圈手站起来“几天时间,你会满意而归的。在完成了你的预订计划以后,我建议你还是到上海附近的地方去走走。我请准了假,可以陪你去。”

    “谢谢。”她已注意到他改变了态度。

    “时间太晚了,愿你克服时差,休息得好。”

    “那明天”她随着他向门口走去,失望的情绪在她全身上下漫延。

    他站在门口回转身来,她正在屋里四处搜寻方才蹬掉的皮鞋,她急速转身,忙乱得六神无主地用目光寻找,皮鞋不知给蹬到哪儿去了?她好不容易在床角那儿看到一只,把它穿在脚上,又终于在茶几旁边发现一只,她跑过去穿上。他摆着手说:“你别出来了,明天上午我来接你,九点钟”

    “不能早点吗?”她急切地插话说。

    他看一下表,笑着说:“你看,现在已是十点过了,到明天九点,也就十多个小时,你还要休息呢。”

    “好吧,听你的”她平时也爱睡懒觉,点点头同意了。跟着他走出房门时,她接着说“反正我这几天,全交给你安排了。”

    她说话越来越肆无忌惮,管他听不听得懂话中的意思。

    “你就别下楼了。”他伸手阻拦着说“抓紧时间休息。”

    “不,”她耍性子一般说“我要看着你上出租车。”

    她坚持着和他一起沿走廊走向电梯,又解释一般道:“我刚才说的来看你,也包括来看看你所生活的环境,住房啊,住地周围的地方啊——上海叫什么,那些一条条的——”

    她一下子又语塞了。

    “弄堂,”他说“弄堂这个题目很好。”

    “对,弄堂。”她嘴里应着,心里却在道:鬼的弄堂,我是为你来的呀!为你而来的,你懂不懂?

    他们一起来到电梯口,她注意到,在他们等待电梯的时候,那位十八九岁的服务员小姐,始终站在服务台后边瞅着他们。

    坐上出租,倚靠在后座上,他垂下了眼睑,眼前却一直晃动着她庄重地向他当面表白的情形。飞越一万一千多公里,她就是专为他而来的。听清楚这一点,他的心情总是在波动起伏。来自她身上的那一股特有的气息,浓烈得像化不开一般不断地向他袭来。

    他真正地受了感动,感动得不知如何讲才好。一个来自异域他国的美丽女子,无论是那双大大的亮亮的时常像沉浸在梦幻中的眼睛,无论是挺拔端庄的十分灵巧的鼻梁,无论是洁白的肤色,无论是她充满表情的嘴还是她那高矮适中不胖不瘦的身材,都是无可挑剔的。那年他们一起去的那个代表团里,男男女女有十多个人,几乎人人都说她是一个动人的女子。粗硕的来自北方的一个大高个子以他特有的率直说:如果这样的女人看得上他,他愿意为她舍弃一切,包括现在的妻室儿女。他说时的那一副认真相,还被大伙儿着实地取笑了好几天。

    现在她来了,从空中飞来了,真的是像仙女一般从空中飞来的。而且一来就直截了当地给他挑明了,她是为他而来的。他感到出乎意料,感到仿佛不那么可信,感到愕然的同时,还有些受宠若惊和暗暗窃喜。

    他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吗?

    连他自己都不信,他已人到中年。他有一位温顺体贴的妻子,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身上有什么可以吸引她的东西呢?她以如此肯定的语气对他这么说,她了解他吗?显然她对他的了解是不多的。就像他对她的了解不多一样,除了去过一次她富足豪华的家,在她家吃过一顿过于丰盛的早餐,遂而就是她打过来的无数个国际长途电话,在电话中聊着有时有趣有时并不有趣的话题,除此之外,他对她的了解真是少得可怜的。难道爱情突如其来地闯来时,真的是无缘无故横冲直撞的吗?

    抵家已临近十一点钟,妻子倚在床栏上还在等他,轻轻地问:“怎么这样晚?”

    他探究地望着妻子平静的脸,回答说办一系列手续费不少时间。妻子便像往常一样地翻身安然入睡了。当他洗漱一番上床,妻子已经睡着了。

    他躺在床上,却是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总在想着来自远方的旅馆里的她,想着她那句非同寻常的话。他大睁着双眼,眼前不时掠过她的倩影。

    她的到来,一下子划破了他平静安然生活的湖水,夜半一二点钟时,他终于想到,明天还要陪她。如若不好好休息,明天就会精力不济。他又觉得有点儿可笑,也许,这会儿,在旅途上飞行了一万多公里的她,早在舒适的宾馆里睡熟了罢。

    一觉睡醒,家里已是一片宁静。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他从盥洗室出来,随便喝了一杯牛奶,吃了两片面包,下了楼走出新村,他发现自己的精神出奇地好,一点也没因为昨晚睡迟了感觉疲倦,他向街两头瞅了一眼,就自信地招手要出租。

    睡过了头,时间有点紧了,坐上出租,看了一眼表,他放心了。九点可以赶到宾馆,幸好他给她约的是九点。

    又是一个酷热的大晴天,虽说节令已是秋天,但这样的日子不开空调还真够热的。

    九点正,他来到709房间门口。连续按了几次铃,屋内没一点儿动静。他想她因时差关系,睡过头了。他退到楼层服务台,给客房里拨电话。电话就搁在床头,声音显然要比门铃响得多,可就是没人接。他猜她上十二楼吃早点去了。说定了时间的,吃完早点,她总该回客房的。于是他耐心地等在楼层服务台旁边,注视着电梯口。

    七楼窗户,居高临下,能清晰地看见宾馆后面一个绿树婆娑、郁郁葱葱的花园,园内亭台楼阁,曲径通幽,颇有几分宁静的美。她会不会也在园中散步呢,他凝神搜寻着,园内只有零星几个散步的客人,却没一个是她,唯有绿叶片片随风摇曳着。

    时间在悄没声息地过去,就是不见她的人影。他在楼层上都等了十多分钟了,一个人吃一顿早点,要这么长时间吗?她会到哪儿去了呢?

    直到此时,他才猛醒道,他是那么强烈地想要见到她。

    夜里,从电梯上来,她是逃遁一般回到709客房的。

    他坐上出租一走,她陡然感到自己是那么孤独,孑然一身走进电梯、影孤形单地走过寂然无声的长长的走廊,她忽觉有些害怕。

    回到客房里,闩门,沐浴,换上睡衣,她机械地、麻木地做着一切。倚在床上,她的精神少有的新鲜,一点儿睡意也没有。想到明天的日程,她以为自己是能睡着的,但她睡不着,甚至于连躺都不想躺。已过十二点,这座陌生的大城市里的一切,都沉浸在梦乡里了。惟独她丝毫没有睡意。若是在洛杉矶,此时此刻,该是上午的九点左右吧,那是她一天中最为紧张忙碌的时刻,怎么可能会有睡意。

    她打开了电视机,电视台的节目差不多都结束了,惟有宾馆自办的电视还在播放。一看画面就知道是打斗片,她没兴趣,只见一帮人在银屏上杀来杀去,刀光剑影,充满了血腥味。但她仍把电视开着,让它有一点声音,驱赶她心中的孤独感和莫名其妙的胆怯。他在下电梯时告诉她,这是一个绝对安全的旅馆,她尽可以放心休息。她信他的话,可还是不习惯。去马来西亚那一次,她也是孤身一人出门旅游,人人都说是安全的、安全的,她就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结果不就出事了嘛!

    她真懊悔把他放走了。她应该留他下来多聊聊,这间客房真大,比一般三星、四星的客房都大。她倚在床头,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寂寞。他会想到吗?只要他在,这间客房里的一切都会变得辉亮起来。唉,她怎能由他离去便让他去了呢?她不是已经对他说了,是为他而来的吗,是思恋得她不能忍受了,才毅然决然而来的吗?这不是她的一时冲动,而是她深思熟虑以后的决定。她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感情说出来,是他没有问。他要是始终装聋作哑,她就永远也不说吗?那她不远万里,跑这一趟干什么呢?

    在想象中,她一直以为,只要她见了他一面,她狂躁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她内心强烈的萌动,就会安宁下来,她情绪上的烦恼和骚动,就会自然平息。哪知她一见了他,神魂全附在他的身上了。这是什么缘故?和她的丈夫,她从没有过这样的感情,她已经和北野共同生活了近二十年,和他生了两个孩子,她从没有体会过如此强烈的感情折磨,思来想去,只有用缘分这个词来解释。要不,她今天的举动,不让人觉得疯癫那才叫怪。

    她和他,所有见面的次数加起来,一共也没几回啊。

    在洛杉矶,陪伴着他在购物中心偌大的店堂里踽踽而行地浏览时,她不是总觉得他的身上似有磁性般吸引着自己嘛。走过家具商场时,他对陈设的家具不屑一顾,显眼的地方置放着几套上万美元的红木家具,他瞅了几眼,说这些家具不如国内的好。走过家电商场时,他几乎是旁若无人地走了过去,直到快走出大门了,他又突然折返回去,请她帮助挑选了一台原装的索尼随身听,说是国内的朋友托买的。买好他就匆匆离去。惟独在工艺品商场,他逗留了好久,她问他是否对这感兴趣,他说不,他只是喜欢看。她问他就不想给家人带点礼品,他说小礼品好买,到了美国东部,离境前买来得及。她注意到了,在一镜框柜台旁,他拿起几个嵌相片的镜框端详了一阵。她估计这是他喜欢的,在他离开洛杉矶时,她给他买了几只镜框。整整一下午,与其说是她陪着他逛商场,不如说是他在陪她。她像往常一样兴味浓郁地看着很多新摆出来的商品,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还拿给他看,他会发表一些出乎她意料的观点。有几次她转身征求他意见时,恍惚间她觉得是在向自己亲近的人询问。她惊讶于自己的这一感觉,却又不知为何?除了观看商品,他们一直在聊天,在他面前,她的话特别多,他不知道她的个性也是寡言少语的,惟独她自己清楚,和他在一起,她感觉到一股莫名的兴奋。她说什么他都十分耐心地听着,当她不说什么的时候,他默默地瞅着她,眼神专注而又凝滞。她永远记得他叙说的内地乡村的生活,记得他所受过的苦。就是这番话拨动了她的心弦么?好像是,又不完全是。在他没讲这一番话之前,她就很依恋他了。是的,北野从来没耐心听她的讲话,北野也从来没有陪伴她逛过商场。她要来商场,总是带着两个孩子。北野很英俊,但他却永远不可能用他那样的目光凝视她。

    事后,她为这一从未有过的体验写过一篇短文:友人

    “不,舍不得你走,你不要走啊!”一个嗲声嗲气的嗓门尖脆地嚷嚷着:“不要走啊,你回来。”

    她一怔,瞪大了眼睛,银屏上一个美貌的姑娘在朝远去的恋人嘶声叫喊。这姑娘穿着飘飘逸逸的古装,手中持一把雪亮的长剑,跺着脚、淌着泪拼命地朝空中嚷嚷着。

    哦,这姑娘还能向心爱的人使劲地叫喊表白。而她呢,她连向他暗示一下的勇气也没有。要依她的性子,她真该对他说,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客房里,她怕,她希望他留下来,坐在她身旁的圈手椅里,陪伴着她。她朝思暮想的,不就是这样的情景嘛!他若是此刻真在这里,该有多好。她却说不出口,她知道他有家,有妻室子女,她知道上海的时间已临近半夜。她终究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啊。

    她深叹一口气,无奈地垂下头。自小她就任性惯了,她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办什么事就办什么事,想达到什么目的就能达到什么目的。她想要从洛杉矶飞到上海来,还不是给她来成了。为什么来到他的面前,她就瞻前顾后不知所以了呢,她就不能如愿以偿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呢?难道他的身上真有什么魔力?

    不,不管它,什么都不管它!世上能有什么东西阻挡得住爱情的力量呢?明天他来了,她就是要我行我素,就是要按自己的愿望行事。她管不了那么多,她什么都顾不上了。该说的她得说,该做的她也得做。

    想是在这么想,决心是在这么下,思忖的时候十分坚决,但她的内心深处,却又是动摇的、没把握的,还有什么比渴望想要得到却又得不到而伤心呢。

    不知什么时候,热泪淌满了她的脸颊。

    银屏上的画面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开着的电视机屏幕上一片雪花,声音嘈杂刺耳。她茫然若失地倚床而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她不知自己是怎么睡着的,重又睁开眼睛时,偌大的客房里已是一片明净雪亮。她醒悟到长长的飞行毕竟是疲倦的,她拿起床头柜上的表一看,竟已过了八点,看起来他昨晚上说得还是对的,时间过得真快!她赶紧离床走进卫生间梳洗化妆,照洛杉矶的规矩,她穿上了一身秋装,哪知一出房门就觉得热,她猛地想起昨晚上飞机上报出的温度,又回到屋里,换上了一身飘逸的夏装才觉得合适。

    到十二楼吃完早点,她一看表,糟了,时间已近九点,她想他要来了,心里直惦着想要早一点看到他,她从十二楼直接下到底楼大厅去迎候他。

    底楼大厅不但宽大堂皇,装修得十分气派,还给人一股庄重感。大门左侧摆放着一组沙发,她走过去坐下,耐心等着他的到来。

    九点十分了,他没有来。

    九点二十分了,他还是没有出现。一圈沙发上坐着的客人,一个个站起来见到了自己的朋友,惟独她,仍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那里等着。

    他这是怎么了?说得好好的,九点钟。怎么会不来呢?他要真不来,她这一天怎么过呢?天哪——又过了五分钟,她升起了一股绝望的情绪。自从在马来西亚海域遭遇过那么一次重大的灾难,她时常会体验到那种透心凉的绝望。哦,就是止不住,泪水一阵一阵地在涌上来,似要夺眶而出。

    泪眼模糊之中,她看到他走来了,而且是从电梯口走来的。她这时候才想到,他没有骗她,他一定是直接上楼到709去找她了。

    她克制着自己浑身的激动,坐着等待他走近身旁来。当他走到她身前时,她朝他伸出了一只手,她没有想到,伸到半空中的那只手,竟然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着。

    他是在七楼等久了,才陡地想起,她会不会先到楼下去了。和服务员说了一声,他下楼来找她。

    进入大厅,他一眼看到了她,她穿着一条短短的黑裙,上身是一件雪白的网眼衫,一下子年轻了十来岁。

    他疾步向她走去,到了她的跟前,他看到她一脸的忧郁。尤其是她那双眼睛,深深地沉浸在泪光下,透出一股绝望之色。

    他不由得一怔:“你没事吧?”

    “没什么。你、你到底还是来了。”她的语气和声调,把她想要掩饰的感情,暴露无遗。

    他骇然地瞪着她,见她伸出手来,连忙握住她的手,道歉地告诉她,他进门时留意过沙发,没见到她,才直接上楼去了。她的脸色在顷刻之间起了变化,眼神里也有了喜色,拉着他的手站起来说,在十二楼吃完早点,怕他等,就直接下楼了。

    两人默默地相对而站,他由衷地感觉到,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内心里又一次感到震撼。他尽可能保持着语气的平静,举起手中的相机问:“你带相机了吗?”

    她点头:“带了,可起床后,我性急慌忙地,却发现相机坏了。”

    “没关系,那就用我的。”说着,他转身向小卖部走去,她一把逮着他说“你要去买胶卷么,我有很多,走吧。”

    上了出租,他转脸望着她,忍不住关切地问:“你的眼睛怎么啦?”

    “我把电视机开了一夜。”

    “为什么?”

    “我怕。”

    “怕什么?”

    “你不在我的身边。我失去了安全感。”

    “我是说,”他端详着她的眼睛,岔开话题道“你的眼里,有一股绝望的神色。”

    “都给你看出来了,”她似有几分不好意思“你想么,你不在,我还有什么意思——”

    司机按了一下喇叭。他往车窗外望去,没答她的话。

    她又问:“我们去哪儿?”

    “豫园。”他告诉她,并给她细细介绍着豫园和老城隍庙。

    她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他却感到她没在好好地听。

    路上很顺,在丽水路口下了车,他陪着她向里面走去。

    “这地方像东京的浅草。”他指点着彩旗飘扬的商场说“只是没鸽子。”

    天气很热,游人不多。他给她照相,镜头里,她在微笑。她一笑起来十分动人,吸引得游人纷纷转身看她。她干脆戴上了墨镜,这使她看上去愈加时髦,他这才发现,她那身夏装的剪裁和上海人穿的不同,明显地要比人们身上穿的要显眼得多。

    他一次一次地按动快门。

    她的自信在逐渐恢复,在他又一次给她拍完一张相以后,她在人们追逐的目光下走近他,十分自然地挽着他的手臂,俨然一对情侣般亲热地说:“我们走。”

    他有些不自在,万一让上海的同事或是朋友们见到了,算是一个什么事呢!还有妻子的亲戚或是朋友。但他又不能断然甩脱她的手。他环顾了四周羡慕的游人们一眼,再一次感觉到她美貌的魅力。

    她敏感地意识到了他的不安,又像挽着他时一样自然地松了手说:“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吧。”

    她跟着他走进豫园,在一棵盘曲得犹如虬龙一般的古老紫藤下,他提议坐下来,紫藤的枝蔓缠绕在隔墙的大花架上,形成了一张自然的大凉棚,一片绿荫满地,舒适而又凉爽。

    她轻轻地吁了一口气,感觉到这闹中取静的花园里,无比的安然闲静。清凉的微风里,远远地送过来悠悠的音乐,直令人浑身一阵阵地弥散开一股温情。隐隐约约地,她觉得自己和他是呆在世外桃园。这地方没一个人认识她,她和他在一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有多么美好!她发现,上一次到上海时,她也曾随团到过这个地方,但一点儿感觉都没找到。一二十个人光顾着埋头跟着走,只觉得四周全是游客,一点也没今天这样美好的感觉。一路走来,他一直在给她热心地作着介绍。可她一句也没真正地听进去,她记这些干什么呢,只要他在身边,只要听见他的声音,她就感觉满足了。现在他又说到这棵树了,瞅着他那眉飞色舞的样子,她忍不住问:“你说什么?”

    他指指紫藤:“我说这棵老藤有三百多年历史了——”

    “哦不,”她十分自然地挨近到他身旁,双手逮着他的臂膀问“你说这个地方叫什么?”

    “鱼乐榭。”他环指了一下周围的鱼池。

    “哪一个榭字?”她抓着他的手臂摇了一下。

    “谢谢你的那个谢,言字偏旁改成木字旁。”他耐心地在自己的左掌心里书写给她看。

    周围偶有游人,这一次他丝毫没什么不自在的神情,任凭她拉着他的臂膀。她把自己的脸轻轻地挨近他的肩膀,两眼眨巴眨巴望着他说:“我明白了。你们小说书中翻译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的那个榭。”

    “对了。”他转过脸来,脸颊几乎贴到她的脸。她清晰地嗅到一股来自他身上的男子汉的气息,有轻风拂上颜面,她感觉从未有过的惬意。她轻叹着问:“什么音乐,这么惹人的心绪。”

    “江南丝竹。”他不假思索地说“湖心亭演奏的。这些人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天天都到湖心亭奏乐,没有报酬,就是图个喜欢。”

    “真的吗,真有这样痴心的人。”她仿佛不相信似地瞪大了双眼。这在美国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以肯定的语气“嗯”了一声道:“你不信么,其实他们就是图个自得其乐。很悠闲自在的。湖心亭每天只给他们提供一杯茶。”

    “那他们的生活不就太清贫了?”

    “这就是你美国人不能理解的地方了。各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罢。”

    “真好。”她由衷地说。

    “你看,”他又指着前面的一堵粉墙说“这堵墙把一泓清溪分隔为二,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在这不大的有限的平面上,造就了无限的空间。而粉墙下的太湖石和花木,又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隔着墙,水中倒影清晰可见。形成虚虚实实、虚实相映的景致。”

    乍一眼看上去有些零乱的庭园,被他这么一讲,果真看出几分意味来了。她点着头说:“真是那么回事,真的。”

    “其实,江南的名园,差不多一个个都这样,很有讲究的。”

    她被他逗乐了“噗哧”笑出声来:“可以想象,几百年前幽居园内的小姐,会是如何地触景生情,思念那梦幻中的情郎、才子。”

    “那是幸福的吗?”他不由转过脸来问。

    “这么坐着,我就很幸福。”她那么近地凝视着他,极力想从他那一对炯炯的目光中窥测他的心声。她说的是真心话,和他相对而坐,周围再美的景物,不时晃过的游人,她全都视而不见。她的感觉里只有他,仿佛有一股柔柔的温情,弥漫在他们之间。她说:“我真想久久地坐在这儿,永远这么坐下去。没有任何人来打扰我们”

    他在她的手背上轻轻拍了两下。

    她欣慰地感到他理解了她的话。可他却说:“这是不可能的。到了时间,豫园要关门,游人不走,人家要来干涉”

    她听不出他是在说笑,还是一贯的木讷,听不出她的弦外之音。她凝视着他,十分庄重地说:“结婚快二十年了,我从来没像今天这么愉快。”

    “你不也常常旅游嘛。”

    “只是旅游。经常是一个人,后来是带着孩子。他从来不陪我一起出来,从来不,如果他陪我,也不至于在马来西亚”她不无怨尤地说着,似乎想对他强调什么。

    他双眼凝定地望着她,眼神里透出探究之色。

    她茫然地摇了摇头,眼里又情不自禁显出一丝绝望的神情。她回避着他的目光,把脸转开去,望着楼阁窗户上的雕花。耳朵里却听到自己局促的呼吸,她是怎么啦?一下子把内心最隐秘的角落抖露了出来。她强忍着眼里涌上来的泪,敛神屏息地,硬要自己平静下来。

    “我在小说里读到过,几次去日本,也听人说过,日本的男人,结婚以后,绝对是一家之长。”他一字一顿地说话了,表现出对她完全的理解“有的还要打老婆。即使是那些稍有地位的白领,下班以后明明公司里没事,也故意不回家,跑进小酒馆去,喝得醉醺醺地又唱又跳,要闹腾到半夜三更才回去。”

    “他要表示,自己在社会上有应酬、受人器重,他的那份工作是牢靠的。”她没想到他一下子洞察了她的心思,干脆跟着他的话往下说:“老婆对他算什么呢,可穿可脱的一件衣衫罢了”

    “我们慢慢走吧,还有很多景要看呢!”他显然是有意识地岔开了话题,站了起来。

    她随之站起来,自然大方地挽住了他的臂膀。她的手感觉到他的臂膀想要挣脱,便执拗地使劲挽着他,还用另一只手逮住他。他不再挣了,只是往前指指说:“那是复廊,有男廊、女廊之分,去看看吧。”

    这么说,她的婚姻并不美满,她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

    他如梦初醒般忖度着。

    全是海市蜃楼,是建立在想象和梦幻中的亭台楼阁。他的眼前掠过洛杉矶她家的那幢庭院式别墅。车子驶入她居住的那个小区时,一起去的同行们全都欢呼般赞叹着,街区两旁,一幢一幢既分开一截距离,又相距不甚远的别墅群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